顯微鏡的構造、使用方法、顯微鏡的保護
顯微鏡,拭鏡紙,a 字標片,羊毛標片。
二、顯微鏡的構造
顯微鏡有多種,普通實驗使用者為明視野顯微鏡 (Light-fiel Microscope),其
構造如下。
1. 鏡座 (Base):支持整個顯微鏡的部分,約似馬蹄形。
2. 鏡臂 (Arm):自鏡座豎起的弓形部分。顯微鏡的其他構造大都是裝連于鏡臂上。
3. 鏡球 (Ball ):約似球形,連于鏡臂上端的前面。鏡球下部有一個固定圓盤。
4. 鏡筒 (Tube):連于鏡球上方的斜行圓筒。
5. 旋轉盤 (Nosepiece):靠轉軸連于鏡球下圓盤下表面的另一圓盤,盤上有四個
可裝接物鏡的圓孔。盤能旋轉,以便更換接物鏡。
6. 鏡臺 (Stage):是用以安放標本的方形平臺,位于旋轉盤下方,靠滑動齒槽連
于鏡臂中段的前方。鏡臺中央有一圓孔,可允許光線通過。
7. 推片器 (Mechanical stage):裝于鏡臺的上表面,能夾住放于鏡臺上的標片。
推片器右側有兩個相互套在一起的推片輪,旋轉小推片輪,可使標片左右移
動,旋轉大推片輪,可使標片前后移動,俾使標片能放置于最適宜位置。
8. 標片夾 (Clips):是一對能將標片固定于鏡臺上的壓夾,要將推片器拆除,才
能安裝標片夾。使用標片夾,須用手指移動標片,不如推片器方便,但當推片器損壞時,就只好用標片夾了。故推片器和標片夾不能同時使用。
9. 聚光器 (Condenser):是位于鏡臺下的裝置,可將來自反光鏡的光線聚集加
強,使通過鏡臺圓孔而投射于標片上。聚光器有一個昇降輪,位于鏡臺左
側下方。此輪向后轉,可使聚光器昇高;向前轉,可使之降低。
10. 虹彩光圈 (Ilris diaphragm):裝設于聚光器之下層,由多數金屬薄片組合而
成。有小柄位于聚光器之前壁或側壁。當此炳向左移動時,可使虹彩光圈放
大;向右移動,可使之縮小;以調節進入聚光器的光量。
11. 反光鏡 (Mirror):是一個圓形的鏡子,靠鏡架及柄固定于鏡座上。鏡可隨意
偏轉,以反射任何方向所來的光線。反光鏡有兩面,一面是平面鏡,另一面
是凹面鏡,在室外或光源寬敞的地方用平面鏡,在室內則多用凹面鏡。
12. 接物鏡 (Objectives):每一顯微鏡有四個接物鏡,分別稱為最低倍鏡 (4X)、
低倍鏡 (10X)、高倍鏡 (40X) 及油鏡 (90X 或 100X)。每一個接物鏡都是一
組放大鏡,可使標片上的實物放大并形成實像于鏡筒內。如「4X」接物鏡
可放大 4 倍,其鏡頭的長度最短,馀類推。
13. 接目鏡 (Oculars or Eye-pieces):通常有三個,分別有 5X、10X 和 15X 標記。
「5X」接目鏡可放大 5 倍,鏡頭長度最長,馀類推。接目鏡是插裝在鏡頭
上端的,但每次只能裝一個。
14. 調焦輪 (Adjustments):有大、小兩種。大調焦輪位于鏡臂下端的兩側,小
調焦輪位于大調焦輪的前下方。將此等調焦輪向后旋轉,可使鏡臺上昇;向
前旋轉,可使鏡臺下降。如此便可調節接物鏡先端和標片間的距離,以使標
片內的標本能恰好落在接物鏡的焦點上。使用 4X 或 10X 接物鏡時,用大調
焦輪,它旋轉一周可是鏡臺上昇或下降 20 粍。使用 40X 或 90X 接物鏡,用
小調焦輪,它旋轉一周僅可使鏡臺上昇或下降 0.2 粍。
動物學實習
三、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1. 顯微鏡放大倍數約等于「接物鏡放大倍數」和「接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2. 顯微鏡的正確放大倍數,要用顯微量尺(Micrometer)及鏡臺量尺 (Stage-meter)二者直接測定之。
四、顯微鏡的使用法
使用顯微鏡,一定要用 10X 接物鏡對光,然后依次用 10X、40X 和 90X 接物
鏡檢視或觀察標本。至于接目鏡通常以使用 10X 者為宜,但需要時,也可換用 5X
或 15X 的接目鏡。4X 接物鏡僅在觀察較大標本時用之。
低倍鏡的檢視
1. 取 a 自標片置鏡臺上,用推片器夾住,并將 a 字移到鏡臺圓孔的中心。
2. 以左眼看顯微鏡,左手轉動大調焦輪,使鏡臺慢慢上昇(或下降),以使 a
字現于視野內。視野內的 a 字和標片上的 a 字有沒有差異?
3. 將標片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稍微移動,視野內的 a 字向那邊移動?
4. 將聚光器上昇或下降,對于視野有何影響?
5. 關閉或開放虹彩光圈,對于視野有何影響?
(注意:a 字標片絕不可用高倍鏡或油鏡觀察。)
(三) 高倍鏡的檢視
1. 將 a 字標片取下,換裝羊毛標片于鏡臺上,并依上述步驟用低倍鏡在視野
內找到紅、綠羊毛。
2. 選一處紅羊毛和綠羊毛交叉部分,將交叉點移到視野中心。
3. 保持顯微鏡所有各部分不動,僅轉動旋轉盤,將 40X 接物鏡轉到正對鏡臺
圓孔中心處的標本。
4. 稍開放虹彩光圈。以左眼觀察顯微鏡視野內,同時將小調焦輪慢慢向后(或
向前)旋轉,使鏡臺緩慢上昇(或下降),以使紅綠羊毛交叉處清晰出現于視
野內。
(注意:向后旋轉小調焦輪要特別小心,手指用力要小,當手指稍感覺轉不動時,即不可再向后旋轉,以免碰破標片和損壞接物鏡。)
(四) 油鏡檢視
1. 將紅、綠羊毛交叉處移到高倍鏡的視野中心。
2. 保持顯微鏡所有各部分不動,只轉動旋轉盤,將高倍鏡挪開,致使沒有任
何接物鏡直對著鏡臺圓孔之中心。
3. 加一小滴柏木油 (Cedar oil) 于鏡臺圓孔中心處的標片上,轉動旋轉盤,使
油鏡直對著鏡臺圓孔中心處。如此,油鏡的先端必浸于標片上的柏木油內。
4. 以左眼看顯微鏡,緩慢轉動小調節輪,以使羊毛交叉處呈現于視野內。
5. 油鏡視野內的羊毛范圍、大小、構造等項有何不同?
6. 油鏡看完后,要立刻用拭鏡紙將油鏡上的油擦拭乾淨,同時也要將標片上
的油擦拭乾淨。
五、顯微鏡的保護
1. 顯微鏡是一種精密而準確的儀器,除鏡座和鏡臂外,其他各部分都很脆弱,
使用時務須特別小心,不可以隨意碰撞,以免使各種調節輪和各種鏡片受
到損傷,致使整個顯微鏡不能使用。
2. 所有顯微鏡均已編號。每次上實驗課時,每組領用那一號顯微鏡必須登記。
領顯微鏡時,應檢查該顯微鏡是否完整無缺損,如有缺損,要在登記簿上
注明。上課完畢,繳還顯微鏡時,也要由管理人員檢查,如發現有損壞或
零件有遺失,由領用組的學生照市價賠償。
3. 接目鏡與接物鏡的鏡面是顯微鏡的最重要部份,必要時,只可用潔淨無塵
的拭鏡紙輕輕擦拭,不可用手指、紗布、手帕或其他紙張隨便擦拭。但顯
微鏡的其他非鏡面部分及標片如有污穢時,則須用紗布擦拭,切不可用拭
鏡紙擦拭,以免浪費。
4. 顯微鏡的鏡頭如有污穢,應先找出污穢所在。其方法是以左眼觀察視野,
以右手食指輕輕轉動接目鏡,如污穢隨著轉動,證明污穢在接目鏡,如污
穢不隨著轉動,污穢便在接物鏡。普通污穢可用拭鏡紙潤以蒸餾水拭擦之。
如果污穢物為油跡或膠質物,則用拭鏡紙潤以二甲苯 (Xylene)拭擦之,并
立刻用乾拭鏡紙將馀留于鏡頭上的二甲苯擦乾。
5. 在任何情形下,鏡筒上端必須插裝接目鏡,勿令空虛,以免塵灰經鏡筒落
入接物鏡內,因接物鏡內部的鏡面比較不容易拭擦。更換接目鏡時,不用
的接目鏡應立刻放回鏡盒和鏡箱內,不應放于桌上,以防滾落地上摔破。
6. 顯微鏡不可放在直接太陽光下曝曬,也不應以反光鏡直接對著太陽光使
用,以免黏鏡片之膠熔化而使鏡片脫落,同時也可防止用顯微鏡人的眼睛
受到傷害。
7. 提取顯微鏡時,應以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輕輕放于桌上,不可
以單手提顯微鏡,任其傾倒搖晃,以致接目鏡、反光鏡等滑落于地上摔破。